> 新闻动态 > 中誉资讯
新闻动态

市场控制论 — 品牌保护的新思路

来源:GW发布日期:2010-11-01

作者:张静轩 中誉威圣保护部经理 律师

  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知识产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越发彰显。与此同时,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谋求不法利益,擅自制造和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的商品,各类知名品牌的假冒商品也以各种形式迅速蔓延。虽然,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不断完善、提高,权利人为了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打假维权行动,但是,由于高额利益的驱使,假冒品从一般日常生活用品到奢侈品、高科技产品、生产资料等几乎无所不包,假冒行为从国内市场到海外市场几乎无所不在。随着造假者的经验不断丰富、资金不断雄厚、技术不断提高,造假手法更加专业,“假冒”行业已出现新的发展趋势,造假场所隐蔽化、生产环节分散化、生产时间错时化、流通渠道多元化、产销网络组织化等。

    依照传统的“打假模式”,打假主要是以个案形式进行,以查扣一定数量的假冒品作为案件的衡量标准。由于假冒行业的变化,传统的“个案打假模式”效果开始收效不大,造假者打不完、除不尽,假冒品也越打越多。虽然很多权利人打假多年,可是市场上的假冒情况没有明显好转,其打假工作已呈疲顿之态。目前许多权利人对于“打到多少假货、处理几个造假者”的打假工作感到困惑,他们在思考:打假的目的、意义和效果到底是什么?打假所花费的金钱和精力难道就是得到一些查获的假冒品数字吗?

    显然,传统打假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市场的变化和权利人的要求,维权打假需要转变思路、相应调整方式。总结多年来维权打假的经验,我们认为“市场控制论”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的有效的品牌保护策略,即:以市场为导向,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品牌保护策略,全程管理,长期监督,通过控制假冒品的市场占有率,达到促进提高正品销售比率的目的。

    对一家企业而言,“品牌保护”是其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。如果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购买到某个商品的假冒品而不满意,不仅会直接影响该商品的日后销售,他可能还会对这个企业的品牌产生怀疑,从而不会购买这个品牌旗下的其他产品。作为经营性企业,追求利润的增长是最直接的原动力,打假行动就是为了减少假货的市场占有率,促进正品销售,同时,最终达到提升品牌价值的目的。

    品牌保护绝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。相应地,为了达到一个中长期的效果,企业的品牌保护政策也需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,切忌注重短期利益、朝令夕改。

    企业的品牌保护预算是有限的,在当今经济危机的情形下,可能还会有所压缩。但是,如果现在不进行品牌保护,当经济企稳腾飞之时,那时再进行投入效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的。如何将有效的预算发挥其最大的效用?我们认为:应重视调查,建立造假行业的数据库,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保护策略。针对重点环节、重点目标集中力量进行深入调查、精准打击。同时,与销售部门密切配合,利用打假行动产生的波段效应,及时推进正品的销售。打假行动不是孤立的、片段的,一次行动之后要进行有效的后续跟进,了解被打击目标的最新动态、打假行动对市场及潜在制售假者的影响,对于屡犯进行不间断的打击,以便不断提高造假者的风险,使他们得到真正的震慑。

  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,调查在打假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重视调查、线索的搜集和分析是做好品牌保护工作的基石。不同产品所面临的假冒问题是不同的,在实施打假行动之前,企业需要了解产品的市场状况,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,针对不同的市场、产品、时间等制定不同的方案。通过对假冒行业的背景分析,对制假售假各个环节进行调查,找到假冒链条中的关键环节,即:假冒链条中的最大利益链,通过排查,锁定具有影响力的制假分子、团伙及其幕后老板。对于这些有影响力的制假者,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深入调查,了解核实其周边上游供应商、下游生产、销售网络等的制售假者。在获取充分的线索、证据后,针对其中的主要制售假者采取包括刑事、行政在内的一系列执法行动,重创、铲除这个制售假网络。同时,这一系列行动势必在造假圈内产生一定的影响,让造假者知道权利人对假冒打击的态度和力度,出于风险的考虑,一些造假者会对其假冒行为要三思而行,有所顾忌,或改弦易辙。

    可见,相比于传统的“个案打假模式”,“市场控制论”的品牌保护战略对知识产权代理公司、调查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,需要其与权利人密切配合,由被动地按照权利人的要求进行个案调查、打击,转变为了解市场动态、从多角度、全方位对假冒行业进行解析,主动为权利人提供有效解决方案。